《美术观察》 2000年 第07期 目录
·观察家
中国画,何去何从? 如何看中国画的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副所长陈绶祥访谈
朱兴国,董立君(6-7)
·
万牛难挽西潮急——热潮小论
何怀硕(7-8)
戏说“笔墨等于零”
赵绪成(8)
吴冠中四题
翟墨(8-9)
多些宽容 多点创新
冯健亲(10)
走向公共性
丁宁(10-11)
·
形式与灵魂——当代中国画问题杂谈
陈传席(11-12)
杜尚离我们有多远——从徐悲鸿到吴冠中
王端廷(12-13)
·
先重文还是先重质
刘二刚(13)
·
关于吴冠中现象的思索
孔维克(13-14)
中国当代水墨画本体论建构的必要与可能
高天民(14-15)
·
心平气和谈“笔墨”
张伟平(15)
·
随想
林海钟(16)
观点集评
(16-17)
·美术家
序于志学《雪园漫笔》
邓福星(18+2)
·
家在白山黑水间——于志学的冰雪山水画
徐恩存,张志民(19)
墨有韵 白有光
于志学(20-26)
·
诗意的创造——陈若晖近作简评
周卫民(27)
·
最后的诗意世界——魏德君抽象绘画作品印象
张晓凌(29+28)
·
对传统绘画观念的再认识——艺术沉思录
张明超(30-32)
·
大山的呼唤
刘文谌(33-35)
·
现代绘画视觉语义方式
白雁(36-37)
笔墨激扬写山水——严家宽的山水画
彭才年(38-42+83)
·
写实的魅力
王彦发(43)
寻找与构筑自我
王文俭(44-45)
·
淡泊滋味长——罗步臻水墨山水解味
翟墨(47+46)
玩有规则的游戏
蒋世国(50)
·
艺术创作与历史中的抽象与具象
周小瓯(51)
·美术学
笔墨问题答客问(上)——兼评“笔墨等于零”诸论
郎绍君(52-54)
·
20世纪前期中国美术留(游)学生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下)
胡光华(54-56)
·
论打进传统与打出传统
张幼云(57-59)
治学育人 开拓进取——女工艺美术家、教育家吴淑生
王志惠(60-61)
·
论摘
(62-63)
·
先秦古籍所述及的美术鉴藏
梁江(64-71)
·
欧洲艺术展示与市场广角透视
皇甫晓岚(71-72)
·域外观
阳光大海与人生的歌者索罗利亚
啸声(73-75+48-49)
丢勒和他的《老人头像》
耿幼壮(76-77)
传统与重构——后现代艺术散记
矫苏平(78-79)
·
信息与联谊
(80-82)
首页
|
安装阅读器
|
更多杂志
|
登录
<%=Resources.GlobalResource.Online_ChangeBackColor%>
/
页
转页
<%= Resources.GlobalResource.Online_SplitTime%>
3秒
5秒
7秒
<%= Resources.GlobalResource.OnLine_AutoRun%>
/
页
转页
<%= Resources.GlobalResource.Online_SplitTime%>
3秒
5秒
7秒
<%= Resources.GlobalResource.OnLine_AutoR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