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 2016年 第32期 目录
·
《领导科学》连续七届获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致读者暨约稿启事
(2)
·
2016年11月(中)学术推介
(3)
·
双向责任:我国选举制度改革与展望
杨腾飞;(6-10)
·
当代西方领导决策优化型参与工具析论
周义程;(11-14)
·
仇官:结构性怨恨的主要形态
朱志玲;(15-17)
·
中国共产党党内制度短板的演变历程及补齐途径
曹冬英;王少泉;(18-20)
·
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建设的导向与实践逻辑
郑善文;王鑫;李庆;(21-24)
·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我国公务员定性指标评价中的运用
胡晓东;(25-28)
·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中国共产党治理社会的战略选择
田瑞华;(28-30)
·
重构公众风险认知:邻避冲突治理的一种途径
刘智勇;陈立;郭彦宏;(31-33)
·
构建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的难题和对策
邱曼丽;(34-36)
·
事件层次的领导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文晓立;陈春花;(36-39)
·
“互联网+”时代领导模式的转型:从垂直领导到共享领导
龚丹丹;张颖;(40-41)
·
员工为什么会为组织做出不道德行为——基于人际交往的分析
夏福斌;(42-46)
·
团队多样性、变革型领导与内部社会资本——基于项目团队的实证研究
顾静;(47-49)
·
员工建言行为差异化发生机制:个人—环境匹配视角研究
缪炯;张龙;(50-51)
·
日本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利弊对我国公务员利益激励的借鉴
邱丽君;(52-53)
·
新型智库建设的人才支撑探析
周立;(54-55)
·
廉政组织的功能及其影响要素——从廉政组织内部的合力与张力分析
周赟;蔡林慧;(56-58)
·
传播视角下单位内部领导决策过程中沉默螺旋现象解读
张鸿梅;(59-60)
·
政府、企业和公众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行为异化分析——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视角
路丽娜;刘燕;栗宗祥;(61-63)
·
权力运行中消极政治心理的体制性根源及文化心理探析
徐精鹏;李朝祥;(64-67)
<%=Resources.GlobalResource.Online_ChangeBackColor%>
/
页
转页
<%= Resources.GlobalResource.Online_SplitTime%>
3秒
5秒
7秒
<%= Resources.GlobalResource.OnLine_AutoRun%>
/
页
转页
<%= Resources.GlobalResource.Online_SplitTime%>
3秒
5秒
7秒
<%= Resources.GlobalResource.OnLine_AutoR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