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期
2019年01期
最新内容
2019年02期
《故乡记忆》
“话语创新与美学方法论——纪念改革开放40年暨黄海澄先生从教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当代审美与设计美学的价值”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美学学会2018年年会综述
行知递变,可信可爱:对“境界”说的主体论身体美学解读——纪念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发表100周年
敞开与回归:汉语身体美学建构的致思路径
“中”和“执中”的文化渊源梳理
郭熙自然审美观研究
万类由心——论中国山水画意象
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的三个阶段——新时期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论争之一
论文化维度下创伤博物馆的记忆表征美学——以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为例
意识形态与审美教育
浅析黄公望《写山水诀》中绘画观的传与变
窦宪敏太行山水画中的故乡情结研究
“澄怀味象”论——暨读张顺琦花鸟画有感
实验水墨的当代可能性——以刘子健的实验水墨为例
“纯真之眼”与“童真之心”——大卫·霍克尼手绘生活速写本的启示
立体主义与阿波利奈尔的关系及影响研究
简析福尔曼的先锋派戏剧理念
《爱在他城》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试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诗论与渊源
胡世安游历诗研究
都市生活中人性挣扎的镜像——以《白玫瑰与红玫瑰》为例
再撷一把虎耳草 再梦一回茶峒城——浅析《边城》之美
日本诗人野川隆笔下的屯里的“圣母”与“老头儿”
论珠江三角洲咸水歌审美形式的保护和创新
谈潮语歌曲的传播与思考
国学文化传承下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及其审美价值
朴式暴力美学下的女性主义——以韩国电影《小姐》为例
论电影《1942》中的人性
存在主义与《荒野生存》
《脸庞,村庄》中对艺术生活的感悟
政治之下与艺术之上——《职贡图》的纪实
《弥勒说法图》的两个命运
《水浒传》中武松人物形象分析
鲁大海与周冲的比较
“理论之后”的身体回归——评王晓华教授《身体诗学》
身体概念是否可以用来重估诗学?——评王晓华《身体诗学》
非中文专业开设中华美学课程的可行性及意义研究
朱正基作品
更多>>